大家知道景东有“三塔”,可说到“景东明清三城”,也许就不太清楚了。这里说的“景东明清三城”,就是明初的景东卫城、景东御笔城,清代的景东府城。
景东明代卫城根据史料记载:明朝洪武15年(1382年)2月,明朝的军队征服了景东,按照元朝的体制景东仍然设置府,景东府隶属于云南承宣布政使司管辖,同年3月,景东府被降格为州,改为威楚府管辖。洪武17年(1384年),景东又升格为府,景东府仍然隶属于云南承宣布政使司管辖。到了洪武21年(1388年),景东府由云南第五卫军镇守,不久,五卫军撤出景东,打算只设立一个千户所。第二年,也就是洪武22年(1389年),景东傣族土府俄陶考虑到景东是南北往来的要隘,是明朝的南大门,是重要的战略要地,又因思伦发叛乱,多次进犯,而景东又刚刚收复,地方很不稳定,并且景东土地肥沃,没有重兵防守不行,所以奏请明朝政府派重兵把守。明太祖朱元璋准奏特批设置卫军。同时,傣族土府俄陶把自己的府宅让给了卫军做军府,五卫军返回了景东。五卫军返回景东后,开始动工修筑卫城。第二年,也就是洪武23年(1390年)卫城竣工。
昔日的景东卫城:城墙倚山而建,背枕无量山,面对哀牢山,和傣族土府暑隔银江(川河)相望,气势宏伟。卫城城墙周长二里零二百四十余步。整个城池开四道城门:东门称为“利城”门,南门称为“泰安”门,西门称为“定夷”门,北门称为“肃靖”门。从《景东府志》所载的图上看,东门、北门两道城门的造型为现存的南门造型相似,为中国传统古城的拱型门孔,门的上面有城墙的过道、掩体、射击口;西门的门楼上有建筑物(后改设为观音寺)。卫城为景东卫指挥使府署。清朝裁卫设景蒙营,为景蒙营忝将署;民国年间为景东中学;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景东第一中学校址。卫城遗址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景东明代御笔城根据史料记载:御笔城,位于昔日的景董山顶,也就是今天的御笔山顶。御笔山,原来称为“景董山”,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披览地图,并用御笔点定命令建卫城,以后“景董山”改为了“御笔山”,所建的城也就称为“御笔城”。
御笔城修建于明初洪武23年(1390年)。据说卫城建设完工以后,又在山巅另建一座小城,小城的城墙用青砖筑成。小城周围环绕长30余长,东面开一道门。小城的用途有两种说法:一种说法是卫指挥使的住宅;另一种说法是用于屯放收藏衣甲武器。也许两者兼而有之,因为到了清朝,御笔城还在,还被文人墨客游览称道。有诗为证:御笔金城气象多,摩空岭势复嵯峨;连珠梵宇云中现,漱玉飞泉笕上过。放眼纵看天地阔,忠机恍到武陵窝;千秋保障思神策,雄踞两南控四河(清李馥仲的《咏御笔城》)。如今,昔日的“御笔城”不复存在了!取而代之的是“道德天尊”“太上老君”李耳的金殿了!
从御笔城的修筑到今天,已经600多年了,也不知修葺过多少次?何时废弃?何时变成了寺庙?已经无法详。2007年6月26日,我和老朋友陶明贵探访“御笔城”遗址时,发现在崭新的金殿下的基础部分,南面和西北面有明朝时期用石块石灰浇筑的城墙基础还清楚可辨。
景东清代府城根据史料记载:元、明两朝景东流官府无城,到了清朝康熙15年(1676年)才筑流官府城。清代景东流官府城,位于景东卫城之南的玉屏山麓,即今景东县委、政府办公住宿区一带。城墙为土城,周长1华里,设有三门,即东门、南门、北门。门上都盖有楼,但没有城池。到了雍正11年(1733年),景东府同知徐树闳奉文重新修葺府城,在修葺的过程中他拓寛府城4丈,并且用砖石重新修筑了东门和北门。清代景东流官府城的建筑物,大多在清末的杜文秀、李文学领导的农民起义战争中被毁。以后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又在此修葺建盖厅属和县衙。今县委、政府办公大楼前面的红楼就是民国年间建盖的县衙署的办公楼。
时过境迁,如今“景东明清三城”已经远离我们而去,但她昔日的辉煌似乎还展现在眼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