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,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,区应急管理局对辖区内的非煤矿山、工贸行业和危险化学品行业开展节前专项安全生产执法检查,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,努力为全区安全生产秩序持续稳定“保驾护航”。

一是强化主体责任落实。严格按照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、齐抓共管、失职追责”和“管行业必须管安全、管业务必须管安全、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”要求。监督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自查,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建立问题清单、工作台账,并制定整改方案,限期整改到位。同时各乡镇(街道)要对辖区的企业进行全方位、地毯式、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。要求行业领域进行专项检查,强化本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建设单位、场所的安全监管,推进问题隐患“清零”。

二是强化隐患排查整治。制定国庆节前安全生产检查方案,坚持边查边改,以检查促整改,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实行“零容忍”,不留死角、消除盲区,切实把安全生产大检查作为整改落实和化解风险、消除隐患的重要抓手。对重大隐患进行跟踪督办,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、部门监管责任及企业主体责任。针对非煤矿山、烟花爆竹、危险化学品、建筑施工、道路交通、燃气、消防、旅游、工贸等高危企业,认真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管控措施与问题隐患整改。确保重点领域、行业的安全措施、安全责任和隐患治理落实到位。(今年1-8月,共接报各类安全生产事故5起,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8起,下降61.53%;死亡7人,同比减少8人,下降53.33%;受伤1人,同比减少6人,下降85.71%;直接经济损失260.05万元,同比减少645.45万元,下降71.28%,四项指标“全部下降”。)

三是强化执法检查力度。从严开展执法检查,从重惩治非煤矿山非法开采,客车和危化品非法运输等非法违法行为。凡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、严重违法行为,或者前期已经责令停产停业整顿,特别是安全无保障生产经营单位,一律停产停工停业。对发现的重大隐患一律实行挂牌督办,建立隐患台账并实行销号闭环管理。
四是强化应急值班值守。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、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。加强应急准备,确保在发生事故后能立即实施应急处置并有效控制事态发展,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,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安全风险。